1月18日14時,在長春市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了“溫暖新春 志愿服務季”主題活動——非遺文化傳承志愿服務專場。居民們現場和非遺傳人學習剪紙和草編等技術,書法家們現場寫“福”字、對聯,現場火熱的程度一下子讓大家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
“我覺得咱們這樣的活動讓這個春節別具新意,更有年味,能夠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美,我們也要加入到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中來。”永昌街道杏花村社區居民王一說道。
在現場,非遺文化傳承志愿者、長白山熏樣剪紙傳承人李修鳳,民間草編藝術講師張秀芬、毛香云,長春市裝裱修復技藝非遺項目負責人欒天陽走進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展示剪紙、草編、古畫修復裝裱等各類非遺技藝,并由區文聯邀請書法家韓雨峰、王志君、馬常余、劉潔為居民們書寫春聯、“福”字。近300名居民們近距離感受到了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現場,人聲鼎沸。傳承人志愿者們為居民們展示了各自拿手的非遺技藝。剪紙、草編等非遺展示和表演讓觀眾眼花繚亂,熱烈的掌聲此起彼伏,特別是展示剪紙的攤位,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只見非遺傳承人寥寥數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的圖案,展現了非遺剪紙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濃濃年味兒,引得旁人不住地稱贊。
“看到市民群眾對非遺文化這么感興趣,大家都過來圍觀,有的還親手體驗。作為一名文化志愿者,我希望未來能舉辦更多非遺文化傳承志愿服務活動,我也將繼續參與其中,發揮自己的能量,助力非遺文化傳播。”長白山熏樣剪紙傳承人李修鳳說道。
有許多參加活動的居民把現場照片發到朋友圈,不斷有鄰居、朋友看到后也來到現場,活動現場成了志愿服務“流水席”。
“正好趕上新春佳節這一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讓大家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美好,把這種美好帶回家,帶給家人,這是我們組織這個活動的重要意義。這種傳統文化的感受,包括學習傳承,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根基,同時也是中國人文化根脈的傳承。”長春市朝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夏翊表示。
本次活動是長春市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按照省市文明辦關于開展“志愿服務送關愛 文明實踐樹新風”活動要求,開展的“溫暖新春•志愿服務季”主題系列活動之一。開展以來,短短一個月時間,全區上百支志愿服務隊伍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各所站、社區圍繞文化惠民、理論宣講、醫療健康、農村防疫、關愛孤寡、扶弱助貧等多個主題開展各類志愿服務100多場次,服務轄區居民3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