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0日凌晨,武漢各個醫院仍燈火通明。一位68歲因肺炎去世老人的女婿情緒激動,抓扯并毆打醫生頭部和頸部,醫生的口罩、防護服被扯壞,這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多處外傷、防護服護目鏡都被打碎的隔離病房一線醫生高威。
被打醫生的傷痕
“現在疫情緊張,大家的關注點不應該是我,而是如何讓患者在生死攸關的時候信任醫生。” 在輿論呼吁嚴懲傷醫的同時,武漢市四院心胸外科醫生高威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隔離病房外都是患者家屬,他們想見危重癥患者是人之常情,面對家人突然離世不能接受也是常理,我很理解”。
高威平和的對健康時報記者說出這些話,仿佛自己不是一個剛剛被患者家屬毆打致隔離的醫生。
醫生防護服護目鏡被打碎,反過來安慰大家“隔離病房是有鎖的,但是患者家屬都很著急,誰不想陪著家人度過最難的日子。”身上打著石膏被隔離的高威說。
被打的原因,是柯某的岳父(68歲)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于當日在醫院去世,柯某情緒激動,抓扯并毆打醫生頭部和頸部,醫生的口罩、防護服也被扯壞。
“知道高威被打后,我們都特別氣憤,一線醫生是在救命啊,患者家屬怎么下得去手?!”2020年1月30日早上,高威的本科同學群被氣憤刷屏,很多同學紛紛發朋友圈聲討嚴懲兇手。周大宇(化名)是高威的本科同學,印象里,高威一直是一個性格非常儒雅善良的人。
“看到消息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高威在幫整個醫院求助防護服和口罩。”周大宇說,在疫情面前,從前的同學都不再是記憶里的笑臉,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是戰斗狀態,穿上防護服就像披上鎧甲,也正因如此,在看到群里高威被打的照片,同學老師才更心疼。
事發后,和高威所有相關的人幾乎都轉發了朋友圈:“懇請武漢市相關領導能重視一線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嚴懲兇手,不能讓白衣戰士倒在自己人的刀下,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醫生護士都是一線戰士,全國戰疫的時候傷醫,就是動搖軍心。” 高威的同學、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外科的孫紅(化名)說,雖然家人朋友和同學都滿屏呼吁,但是高威因怕影響一線醫護情緒,反過來安慰情緒激動的大家。
“謝謝同學們的關心,一上午不停接到關心的電話。我覺得這個事情還是不要傳得太廣了,這樣對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打擊很大,會影響積極性的,對防控疫情會十分不利!作為醫務人員,我們還是要把抗擊疫情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其他的等警方來處理吧!希望同學們能理解,靜下心來,實現醫學生的誓言!”
2020年1月30日下午,看到很多微信群和朋友圈都在為自己打抱不平,高威在隔離病房拿起手機發出了這樣一段話。周大宇一邊給記者念,一邊哽咽著。
“疫情嚴重,看到患者在隔離病房奄奄一息,家屬情緒難以控制是人之常情。”提到同學家人和網友的憤懣,高威說,醫院加強管理是第一位,醫務人員安全更是防疫根本,但是作為一個醫生,我理解而且不后悔一切付出。
湖北發出通知,嚴厲打擊疫情一線傷醫“現在呼吸感染重癥的壓力太大,特別對于高威所在的定點醫院來說,光靠對癥科室,醫生根本不夠,所以現在其他科室會輪班去支援。”孫紅得知情況后,孫紅一夜未眠。她告訴記者,武漢市四醫院上周變成了對口收治發熱病人的醫院,高威雖然不是呼吸科和感染科,卻是第一批到一線的醫生。“他說自己也是肺疾病(肺癌)相關醫生,比其他科室更有優勢。”自從疫情發生,武漢四院變成定點后,高威每天在同學群和朋友圈呼吁號召大家幫忙找防護服資源。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防疫一線出現傷醫,已經不是第一次。2020年1月25日,一位男士瘋狂向醫護人員吐口水,監控錄像公布后,迅速在各大社交平臺引發輿論憤慨和批評。
“其實是一位患者連續高燒39度,第四天的時候被要求退卡退號,想要開藥但是醫院已經沒有藥了。”武漢市一定點醫院ICU病房醫護人員張寧(化名)告訴記者,隨后,這位男子摘下口罩開始向醫護人員吐口水和咳嗽,這件事兒過后,1月29日,湖北省廳下發了一個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維護醫療秩序的通告。
通告中明確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在公共場合向他人吐口水、患有或疑似患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而對于像這次襲擊高威醫生這樣的故意傷害醫務人員行文。通告中也明確,故意傷害醫務人員,造成輕傷以上嚴重后果的;隨意毆打醫務人員,情節惡劣的;任意損毀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恐嚇醫務人員,情節嚴重(惡劣)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目前,醫院所在轄區的武漢硚口區警方已經刑事立案,依法對傷醫者柯某刑事拘留。
湖北某定點醫院ICU 病房,患者靠心肺復蘇機器維持生命體征,醫患心理壓力巨大
“隔離期一過一定還要回到一線”由于防護服和護目鏡破損,出現了醫學暴露,目前醫院安排高威進行一段時間隔離。 “醫院把我安置的很好,隔離14天后沒有出現癥狀,就完全沒問題了,防護服雖然碎了,但是目前來看被感染的幾率不是很大。”提及接觸隔離后是否還會回到一線戰斗,高威停頓了幾秒說,等石膏撤下去,一定要回。
“現在危重癥患者越來越多,家屬情緒的偏激也越來越多,與之對應的,醫護人員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提起一線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已經在ICU連續工作10天的張寧健康時報記者,和普通疾病不一樣,肺炎所產生的死亡,大多沒有過多地心理預期,特別是重癥監護室的危重癥患者,家屬情緒都很崩潰,患者的恐慌是很多糾紛的源頭,沒有床位患者不能盡早住院,排不上檢查更是恐慌,這些積累都會加劇醫護的壓力,必要的心理咨詢應該介入,安撫所有一線人員的情緒。
“自從疫情暴發,很多之前診治過的患者都在微信咨詢我,對不斷攀升的數字恐慌。”高威說,疫情面前,恐慌其實比病情本身更可怕。“很多患者覺得,病房是患者的盔甲 ,但事實上,醫生才是,在這場疫情里,醫患是一個戰壕的兄弟,只要是上了一線的醫生,都不會把每一個病人的生死置身事外,因為在走向戰場之前,我們就做好了拼死戰斗的準備。”
在高威的朋友圈里,除了除夕夜還在求物資的急迫外,還有這樣一條充滿激情的話。“我今天從早上到晚上穿了三次防護服,在病區待了十多個小時。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今天病區已經收滿了病人!!聽到病人說能住進醫院我就有救了,感覺肩上的壓力好大!但是能讓患者和家屬不恐慌,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
高威說,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本就是醫學底色,無論何時,都不能變。